由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的最新研究發現,對亞洲的心房顫動(房顫)患者而言,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物(即薄血藥)「利伐沙班」預防中風的成效,比起傳統薄血藥「華法林」較佳;而「利伐沙班」對亞洲患者的成效亦比非亞洲患者為佳。
房顫屬於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的心房會快速且不規律地收縮,無法把足夠的血液泵出心臟,有機會令血液滯留於左心房凝成血塊。如血塊流向腦部,便會導致腦中風,因此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五倍,須處方薄血藥作預防。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房顫是本港中風個案的主要成因之一,約四分一中風個案是由房顫引起。然而,當中只有13% 患者在中風前曾服用薄血藥預防血塊形成。服藥的數字偏低,可能是由於患者對房顫及其併發症的認識不足,或低估中風風險。同時,傳統薄血藥「華法林」的限制較多,服用時需要戒口及定期驗血調校劑量。
為探討薄血藥對亞洲房顫患者的成效及重要性,在一項共14,262位來自45個國家的房顫患者參與的國際大型研究ROCKET AF當中,抽取了內地、香港、台灣及韓國四個亞洲地區共932位患者的數據進行延續性研究,並與其他地區(主要為西方國家)患者的數據作比較,發現亞洲房顫患者曾經中風的比率較其他地區高11%。
在亞洲房顫患者數據當中,服用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利伐沙班」和傳統薄血藥「華法林」的約各佔一半。研究結果顯示,「華法林」對亞洲患者的治療效果較為遜色,只有47% 的亞洲患者採用「華法林」時能達至目標治療範圍,而非亞洲患者則有55%。另外,亞洲患者服用「華法林」後的中風及出血併發症的比率亦較高。
研究亦發現,「利伐沙班」能有效降低亞洲房顫患者中風的機會達32%,較非亞洲患者的11% 為佳。在安全性方面,服用「利伐沙班」的亞洲患者的顱內出血比率,比服用「華法林」的組別低73%(「利伐沙班」組別為0.6%,「華法林」組別為2.5%)。
總結研究結果,與傳統藥物「華法林」相比,亞洲房顫患者採用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利伐沙班」不單更為簡便,其安全性及療效亦較高。研究建議屬於中風高危的房顫患者,應考慮採用此新藥物作第一線治療。
Reference
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1802&t=中大研究發現新一代口服薄血藥助亞洲房顫患者預防中風成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