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學名:Candida auris)是一種真菌,它首次發現於2009年,是在日本東京都老年醫院一位70歲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分離出來的。耳念珠菌可引起侵襲性念珠菌病,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念珠菌是廣泛存在自然環境的真菌,常見於口腔、消化道、皮膚及女性陰道。通常情況下,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容易感染耳念珠菌,健康人通常不會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對於普通公眾的健康威脅較低。它能夠長期存活在患者、醫護人員的皮膚表面以及醫院設施表面。由於其多重耐藥性、致死性高、感染診斷困難,它被稱為「超級真菌」。目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將耳念珠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耳念珠菌的生物源頭暫不清楚,自然環境中目前還分離不到該菌,國際同行推測該菌是近年來進化出來的、能快速地適應並定植於人體的新物種。全基因組測序揭示出其具有不同大陸和次大陸上真菌的遺傳分離,其中包括東亞、南亞、南美、南非。

物種特徵

1.表型特性

   耳念珠菌通常為單倍體,在沙氏瓊脂培養基上是白色或奶油色的光滑菌落,在顯微鏡中細胞呈現為橢圓形。該菌株在40攝氏度下生長良好,但在42攝氏度時表現出緩慢和微弱的生長。耳念珠菌的英文名稱auris,是拉丁語中耳朵的意思。

2.基因組

   耳念珠菌基因組大小為12.3–12.5Mb, G C含量為44.53%–44.8%。耳念珠菌基因組中, 主要協助轉運蛋白超家族和ABC轉運蛋白家族與白色念珠菌同源,這可能是耳念珠菌耐藥機制之一。

臨床意義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中為數不多能夠讓人類感染侵襲性念珠菌病的真菌,可以侵入血液,感染心臟、腦等人體重要器官。通常情況下,耳念珠菌主要感染免疫系統較弱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體弱的老年人、新生兒、糖尿病患者、重症監護室患者及術後患者等,對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發生感染的風險較低。目前,耳念珠菌大多數菌株對氟康唑耐藥,不同菌株對其他的抗真菌耐藥性存在差異。在美國,約90%的菌株對氟康唑具有抗性,30%對兩性黴素B具有抗性,5%對抗棘白菌素具有抗性。對於多重耐藥性的病例,可使用高劑量多種抗真菌藥聯合治療。

歷史

   耳念珠菌菌株最早是由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從一名70歲日本婦女的耳道中採集,並經米卡芬淨此種抗真菌藥篩選而得。後續的支序分析顯示該菌株為念珠菌屬的一個未曾描述過的物種。

   2011年,韓國發表了第一篇關於耳念珠菌感染的病例報告。該研究一共報導了三個病例,其中兩例來自於2009年其他研究獲取的樣本,一例則是從1996年保存下來的樣本。所有病例都曾發生過持續性菌血症,而其中兩例最後死於併發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病例報告一開始使用標準檢驗流程,鑑定出來卻是 Candida haemulonii 和 Rhodotorula glutinis,直到後來使用序列分析才證實為耳念珠菌。

2009年至2011年間,印度德里的兩家醫院又報導了12例病例。

    截至2019年2月,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中國、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肯亞、科威特、馬來西亞、荷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南非、南韓、西班牙、瑞士、台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委內瑞拉皆已有病例報導。

2019年6月,香港首次驗出耳念珠菌,但不屬感染,沒有病徵。

摘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耳念珠菌